学习笔记之营养素与膳食安排
学习笔记之营养素与膳食安排
我们所摄入的食物是由各种“营养素”组成的。这些营养素种类繁多,而其中对于构成我们饮食的核心,主要包括七大类营养素。这七大类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身体构造与我们的饮食密切相关;不论是普通大众、减肥者、增肌者,还是慢性病患者在调理身体时,他们的饮食选择必然有所差异。
这些差异表现在何处?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均衡?为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各类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环节:介绍营养素
那么今天我们一一认识下这些营养素以及含有丰富营养素的食物。
第一类:蛋白质
蛋白质极其强大,它是构成我们生命的根本物质,缺少了蛋白质,生命便无法存在。
人体细胞内,蛋白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负责维持结构稳定,又调节生理功能。在肌肉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尤为丰富,而在骨骼和脂肪中,虽然含量较少,但同样不可或缺。蛋白质不足时,会导致四肢及内脏肌肉量不足,而这些肌肉正是人体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
简言之,若你体内肌肉量充足,日常所需能量消耗自然增加;反之,若肌肉量不足,你的基础代谢率会下降,进而导致摄入的能量超出消耗,整体能量消耗减少,最终引发脂肪积累。
人体主要由约73%的水分和约27%的蛋白质构成。在能量不足的情况下,人体会分解部分蛋白质以获取能量,这些能量被用于维持最基本的生命功能。
在调理身体和进行瘦身活动时,我们必须确保水分的平衡,并且每日需摄取足够的“高品质蛋白质”,以此补充在脂肪分解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蛋白质。
通过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人体能够持续生成肌肉,随着肌肉含量的持续上升,脂肪含量的持续下降,人体的构成便会逐步趋向于健康状态。
这里给大家讲一下“优质蛋白质”是指什么?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其中8种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需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这8种氨基酸被称作必需氨基酸。
评价蛋白质质量的关键在于食物中是否含有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并且这些氨基酸的比例是否恰当。
若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完备,此类蛋白质便被称作完全蛋白质;而若其中包含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仅种类齐全,而且比例恰当,那么这种蛋白质方可被誉为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能有效减轻肝肾的负担,而且,由于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相似,因此更易于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我们都渴望获取高品质的蛋白质,那么,让我来列举一些具体可食用的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的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种类,主要包括水产品、家禽家畜肉类、鸡蛋、奶制品以及豆制品等。
水产类:主要是鱼、虾、蟹和贝类。
水产产品不仅富含高品质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丰富的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此外,部分深海水产生物还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禽畜肉类涵盖了包括鸡、鸭、鹅在内的各种禽类,以及猪、牛、羊等动物的肌肉和内部器官。
禽畜肉中的氨基酸成分与人体需求相吻合,消化吸收效果良好,富含赖氨酸,适合与谷物类食物一同食用。再者,禽畜肉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血红素铁中,其消化吸收率相当高。
蛋类产品涵盖了鸡蛋、鸭蛋、鹅蛋以及鹌鹑蛋等多种类型,其中鸡蛋以其高性价比而备受推崇。
蛋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营养价值颇高,堪称优质蛋白的宝库。尽管其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但只要适量食用,通常不会对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奶制品主要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液态奶、奶粉、酸奶、奶酪以及炼乳等。这些奶制品富含钙质,且易于人体吸收,因此成为了补充钙质的理想选择。
豆类及其制品;
豆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大豆,如黄豆、青豆和黑豆;而另一类则包括了大豆之外的其他豆种。
大豆及其相关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以及维生素E,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与动物蛋白相仿,并且含有谷类食品中较少的赖氨酸,因此,它们是谷类蛋白质的良好补充,堪称理想的天然互补食品。
另外,大豆还富含大豆异黄酮、植物甾醇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
同学们,在了解了优质蛋白的种类之后学习笔记之营养素与膳食安排,还需大家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1)互补利用、优上加优:
蛋白质互补性体现在,通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蛋白质结合食用,能够使各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充,实现氨基酸比例的平衡,进而提升蛋白质的吸收效率。例如,肉类和大豆中的蛋白质能够补充米面中赖氨酸的缺乏。
(2)高蛋白不等于优质蛋白
简而言之,牛奶中的蛋白质比例并不算多,大约仅有3%,然而它却是上乘的蛋白质来源。
相反,诸如大米和小麦等谷物所含的蛋白质比例大约在8%到10%之间,但这些蛋白质属于植物蛋白,其氨基酸的构成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算作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3)蛋白质,价高不一定质优:
干燕窝的蛋白质比例达到了58.6%,这个数值的确显得相当高,然而在经过泡发处理之后,其蛋白质的实际含量却降至5%至6%之间。此外,燕窝中含有的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而在其蛋白质结构中,却缺少了一种关键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因此它被归类为非优质蛋白质。
第二类:脂类
提及脂肪,人们常常会带有负面情绪。然而,实际上,人体是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脂肪的,而且适量的脂肪摄入对健康大有裨益。
其实脂肪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在它底下有个分类叫做脂肪酸。
脂肪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它们的分子结构各不相同,这一差异正是区分它们所属类别的基础。
饱和脂肪酸的分子结构相当稳固,即便面临诸如温度剧烈波动等外界因素的考验,其分子间的联系亦能保持完好无损。相比之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连接较为脆弱,仿佛有些“娇气”,稍有风吹草动,分子排列便会随之改变。
大多数动物油脂,包括牛油和猪油,都含有饱和脂肪酸,而植物油中,如椰子油,也含有相当数量的饱和脂肪。
这类脂肪酸之所以不易发生氧化和变质,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联系较为牢固。当我们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上发现“硬脂酸”或“棕榈酸”的字样时,可以确定它们属于饱和脂肪酸的范畴。
目前,关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这一问题仍需通过更多的相关研究来加以明确。
这些被称为“傲娇”的不饱和脂肪酸,经过研究已被证实对人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它们在调节人类脂肪代谢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紧密相连。
通常而言,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它们被归类为中性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学习笔记之营养素与膳食安排,是优质的脂肪种类。其中,它还细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包括“欧米茄-3”、“欧米茄-6”以及“欧米茄-9”。
因为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老师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谈及欧米茄-3,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鱼油。确实,鱼类是人们最常提及的获取欧米茄-3的途径。然而,除了鱼类,富含欧米茄-3的食物还包括海鲜、黄豆、坚果以及各种种子。
主要含有欧米茄-6的食物包括肉类、坚果类和食物用油。
这两种脂肪酸均为必需脂肪酸,换言之,我们必须通过食物来获取足够的这种营养,因为人体自身无法合成。
欧米茄-3与6脂肪酸在调节心血管健康、减轻体内炎症以及增强免疫系统方面具有显著功效,适量摄入此类脂肪酸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至于欧米茄-9脂肪酸,橄榄油中自然含有。实际上,它并非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然而,适量摄入欧米茄-9脂肪酸,不仅能有效调节血脂,还能有助于降低不良脂肪的摄入量。
总的来说,欧米茄-3、6、9这类脂肪对我们来说极为有益;它们是上乘的脂肪酸。
接下来我们脂肪届的反面人物就要出来了!反式脂肪酸。
最近几年,公众对于反式脂肪酸的关注程度持续上升,以至于一提到“反式脂肪酸”这个词,就会产生恐慌情绪。
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自然界中存在,比如牛奶和肉类产品中;二是人工合成,比如在加工食品中广泛使用的“氢化油”。
天然反式脂肪在食物中自然存在,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据目前的研究,适量摄入是安全的。
这类人造反式脂肪酸,如氢化棕榈油甘油酯和氧化植物油,在经过加工处理后,在室内温度下能保持更佳的稳定性,因此受到了部分商家的青睐。
从健康角度考量,摄入人造反式脂肪可能会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也应尽量减少食用。
这类食物常常被发现在甜点、奶茶、咖啡伴侣、饼干、薯片以及油炸食品中等众多食品中,而且,如果过量食用,我们不仅会摄入大量的反式脂肪,还会额外摄入过多的糖分或盐分。
众多食品的外包装上都会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具体数值,因此,在选购时,我们需特别注意查看看这一信息。
总脂肪摄入至关重要,然而,挑选合适的脂肪种类尤为关键。各种脂肪酸在人体内发挥着独特的生理作用,而且,某些脂肪成分仅能通过食物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脂肪酸,有助于我们调节体重和肌肉与脂肪的比例。尽管每克脂肪所提供的能量略高于同等重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9千卡,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均为4千卡),但脂肪却能更有效地提升我们的饱腹感。
减肥者若仅摄入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很快觉得腹中饥饿。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寻求进食的冲动,同时,也给了添加糖等类似食品更多被摄入的机会,这反而使得减重过程变得更加艰难。
获取充足营养素的最理想途径始终是直接摄取天然食物。人们普遍通过食用鱼类和海产品来摄入欧米茄-3脂肪酸。专家建议,为了补充这种优质的脂肪酸,每周至少应摄入此类食物两次。
第三类:碳水化合物
碳水这个简称大家都很熟悉,但实际上它与水并没有直接联系。它的化学结构式为CH2O,其中包含了一个H2O分子,因此得名碳加水。
碳水化合物,通俗来讲,即是主食,诸如面包、米饭、面条以及各式谷物和粗粮等。
尽管蔬菜、西兰花等部分绿叶植物以及牛奶中均含有碳水化合物,但这些物质并未被包含在我们对碳水化合物的广泛定义之中。
摄入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变为糖分,这些糖分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尽管种类繁多,但人体能够吸收的糖类形式仅限于单糖,其中最为普遍的单糖便是葡萄糖。
我们常常听闻糖尿病患者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糖分,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糖尿病中的“糖”实际上是指血糖,并非仅仅是糖果的摄入过量。实际上,很大概率上是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导致的。
碳水化合物的血糖升高速度各异,据此可分为高GI、中GI和低GI三类食物。然而,若每餐前都必须查阅相关表格,这无疑增添了不少麻烦。
其实碳水化合物可以简单的分成两大类:
简单碳水化合物,细粮,快碳;
复杂碳水化合物,粗粮,慢碳。
例如,在对比大米与糙米时,我们可以将大米视为一种快速释放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其导致血糖升高的速度极快;而糙米则属于一种释放能量较慢的碳水化合物,其提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因而对身体健康更为有利。
上一堂课我们深入讲解了控制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必要性,即所谓的“控糖”原则,并且对主食的种类和选择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今日,我还要向大家进一步阐述关于蔗糖的内容。这种糖分常被融入众多食品之中,比如甜品、饮品以及炒菜等。
例如,在含糖饮料中,大多数的饮品糖分含量介于8%至11%之间,甚至有些超过了13%。尽管这些饮料的含糖量处于一定区间,但由于人们往往饮用量较大,故而往往在不经意间摄入了过多的糖分。
过量饮酒可能导致味觉变得偏重,进而引发不良的饮食习惯,并可能引发肥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控制糖分摄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减肥调理阶段,我们应当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特别是那些含糖量高的饮料。
第四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钙、铁、锌、硒等,这些矿物质常常被人提起;同样,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C以及B族维生素,这些维生素也是人们经常讨论的对象。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主要是:
骨骼、牙齿等机体组织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钙、磷、镁等元素;钾、钠、氯等物质对于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至关重要;铁元素在血红蛋白、碘元素在甲状腺等功能性物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这些元素还负责保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状态,以及细胞膜的适宜通透性。
维生素作为一类关键的生理调节成分,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类成分在人体内无法自行合成,或者合成量极其有限,尽管所需量不多,却必须通过食物不断补充。
各类矿物质与维生素各司其职,我们便不再逐一阐述。若对此感兴趣,不妨查阅相关资料。需着重指出的是,追求营养均衡,需丰富饮食中食材的多样性。这实则是一项既简单又易于操作的任务。
第五类: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包括全谷物和粗粮,以及各种蔬菜和水果。
膳食纤维对我们的健康贡献颇多,它具备优异的吸水或锁水特性,能够有效扩充胃部内容物的体积,进而提升饱腹感。这一作用有助于减少食物和能量的摄入,进而有利于体重管理和身体排毒,使我们能够更加健康。
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慢性便秘,与胆酸结合使用,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
然而,大量摄入膳食纤维可能会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其原因是膳食纤维能够与钙、铁、锌等矿物质相结合,进而干扰了这些矿物质的有效吸收。
就是说不要一味地只是吃蔬菜,搭配蛋白质吃就完美啦。
第三环节:日常饮食如何做到营养丰富
我们讨论了多种营养素的分类,那么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合理的搭配呢?这里,我们可以依据以下三个基本原则进行操作:
1.控制总能量
为了实现健康管理和体重减轻的目标,我们必须首先对日常饮食中的总能量进行有效管理,换句话说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及作用,就是要适量进食,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2.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在调理和瘦身过程中,必须重视高质量蛋白质的补充。这类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鱼类、瘦肉、蛋类和大豆制品。值得一提的是,奶制品也含有优质蛋白质,但其中水分占据了较大比例。
3.注重饮食结构
蛋白质在能量供应中的占比可以根据需求适度增加,然而,其他两种能量来源的营养成分比例也不宜过低,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施减肥计划的同时,既要确保减重的效果,又需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因此,每顿饭的选择应当是:
碳水类(谷薯,瘦身期间推荐吃粗粮)
蛋白类(畜禽肉、水产品、蛋类、大豆类)
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类(蔬菜水果)
脂肪无需过多强调,它广泛存在于众多蛋白类食品之中。无论是烹饪时使用的植物油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及作用,还是拌菜时加入的油脂,它们都是脂肪的重要来源。
第四环节:最后总结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我们必须重视对蛋白质的摄取,特别是高质量蛋白质的补充。
脂肪对人体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摄入过多脂肪可能会引发肥胖问题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及作用,甚至诱发慢性疾病,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在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而植物油中富含这种必需脂肪酸。为此,我们建议定期更换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以确保营养的全面均衡。
每种食物都蕴含着独特的营养优势和价值,主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而肉类和大豆类食物则富含优质蛋白,蔬菜和水果则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油则含有必需的脂肪酸。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摄取多样化的食物,以确保营养均衡。
以上均为本人学习笔记,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