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买卖二手车发生纠纷,于都一男子在抖音诽谤和侮辱他人!结果被判赔偿精神损失费
因买卖二手车发生纠纷,于都一男子在抖音诽谤和侮辱他人!结果被判赔偿精神损失费
抖音用户因不当言论诋毁商誉被判赔钱又道歉
在抖音、快手等众多短视频平台上,人们渐渐养成了记录与展示个人生活的习惯。然而,上传视频并非随心所欲之事,一旦内容触犯了他人权益抖音上有人侵犯肖像权,便可能招致法律诉讼,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近日,于都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
都县某某汽车有限公司由原告唐某经营,该公司通过抖音平台上的“赣州某某汽车”账号销售二手车,深受众多抖音用户的喜爱。2021年12月,被告李某向原告提出意愿,希望将一辆本田雅阁二手车出售给原告。经过双方协商,交易顺利达成,该车以12.06万元的价格成交。随后,双方签订了书面买卖合同,并办理了车辆过户的相关手续。事后,李某感到懊悔,想要取回自己的车辆。然而,对方却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加价4000元。此外,由于李某违约,还需额外承担1200元的车辆维修费用。
李某心中充满遗憾,但鉴于急需用车,只得勉为其难,以比原价高出5600元的价格购得该车。此事后,李某始终难以释怀。到了2022年1月1日,李某便以“赣南某某某”的抖音账号为名,在抖音平台上散布了对原告具有诽谤性质、侮辱性以及不实的言论和信息。谢某,作为李某的亲密朋友,将李某所发布的信息进行了传播,同时在抖音平台上对原告进行了侮辱和恶语相向。这两名被告的这一系列举动,不仅损害了原告及其公司的声誉,还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民事主体对自身名誉享有合法权益,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通过侮辱、诽谤等手段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一旦公民的名誉遭受损害,受害者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名誉,消除不良影响,请求赔礼道歉抖音上有人侵犯肖像权,并且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损失。李某在抖音上发布的内容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告与李某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合法且有效的,其中并无强迫交易的情况。然而因买卖二手车发生纠纷,于都一男子在抖音诽谤和侮辱他人!结果被判赔偿精神损失费,两被告在抖音上散布的不实言论,严重损害了原告及其公司的名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两被告应当共同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
法院裁决要求,被告李某与谢某需在其抖音个人账号上对原告唐某及其企业进行公开道歉,道歉持续时间不得少于十日;同时,被告李某与谢某还需向原告唐某及其企业支付律师代理费用5200元;此外,被告李某还需向原告唐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1000元。
网络空间并非法律真空,绝不能为了一味追求高点击量和关注度,而恶意编造虚假信息进行传播。过度行使网络监督权、发布恶意差评,很可能导致商家合法经营受阻、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等严重不良后果。本案件的判决因买卖二手车发生纠纷,于都一男子在抖音诽谤和侮辱他人!结果被判赔偿精神损失费,依照法律规定,有力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抖音上有人侵犯肖像权,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支持。